• slider image 157
:::

中年級 阿當,這隻貪吃的貓3

建立日期 2019-11-04 04:45:48

貪吃貓的三個能耐

  身為一隻貪吃的貓,阿當必需具備許多別人沒有的能耐。

  比如說:勇氣。

  總是有一些奇怪的食物,讓人看了噁心、反胃、害怕、恐懼,不敢吃,也不想吃!但阿當完全沒有這樣的困擾,愈是可怕的食物,阿當好奇的指數愈高,他的信念是:「寧可錯吃,絕不漏吃!」為了那千分之一的機會,阿當會鼓起勇氣,告訴自己「試試」。運氣好,吃到好吃的食物,就像是上了天堂;運氣不好,吃到難吃的食物,沒關係,潄潄口,再來一次!

  人生嘛,就是多方嘗試。

  面對新奇的食物,阿當永遠勇氣百分百。

  比如說:耐性。

  每種食物都有最佳「賞味期」,要想吃到最好吃的食物,就得付出耐心,慢慢等待。比如野生藍莓,九月的成熟度要比八月的成熟度好,既甜美又碩大;清香的野菇,清晨摘的比黃昏摘的還爽口;三月不吃野口魚,五月不吃斑鴨蛋,十月嘛,一定要吃甜熟的板栗。阿當的另一個信念是:貪吃卻不亂吃。只有耐著性子,找到每一種食物最佳賞味期,細心品嘗,那才是道地行家的吃法。

  比如說:戰鬥力。

  美食當前,可是發現的不只我一人,怎麼辦呢?當然要考驗臨危不亂的戰鬥力了。任何一場和食物相關的戰役,阿當總是奮勇向前。開玩笑,一退就吃不到了,怎可輕易放棄?所以,打上一架也行;要排長長的隊伍也行;苦肉計也可以,甚至於一點點的謊言再加一點點的騙術,阿當也低聲下氣,在所不惜。阿當的第三個信念是:為了美食,一定要戰鬥!

  是的,戰鬥力百分百的阿當,在第三集裡,表露無遺。

  先是為了悍衛自己的美食信念,不惜說服花花蛇;發現說服無效後,乾脆整治一桌美食,用具體行動表達理念;〈地上一個洞〉裡,結結實實的和莫名的敵人打了一架;〈烤蘋果〉裡,面對了最艱難的選擇題──「吃」還是「不吃」。雖然選擇的人不是阿當,但是阿當第一次體悟到吃的兩難。至於〈巧克力噴泉〉,則是給阿當實實在在的上了「過」與「不及」的一課。任何事物,總是「適度」最好,一旦犯濫成災,就要有勇氣面對一切,解決一切──即使面對的是最難抵抗誘惑的巧克力!

  其實,阿當不太愛談這些大道理的──「不過就是吃嘛,哪有這麼多道理可談?」不過,如果喜歡阿當的讀者們能在書裡讀到一些些啟示、擁有一點點感想,開發了一絲絲的熱情,或只是單純看書看到欲罷不能,阿當倒是樂觀其成──這樣,他才能繼續自由自在、放心放膽的吃下去嘛!

  所以,「為了吃,我願意」 ──這是阿當的肺腑之言!

  也希望小朋友們,大口大口的把《阿當,這隻貪吃的貓》第一、二、三集,當成好吃的點心,快樂認真的吃下去!

      (內容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)